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大唐:质子十年,率百万大军归来 > 第109章 长乐,你心乱了!

第109章 长乐,你心乱了!(第1 / 12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李宽并没有第一时间回答郭守敬,而是在不断深思。

他的位置与郭守敬不同,郭守敬是提出者,科举开设对读书人有益,是单方面的去考虑,而他李宽是决策者,需要更多方面考虑。

比如。

开设科举会不会影响中年人,老年人,还有在职的那些工作岗位等等。

需要稳定的基层人员,这样帝国传输下去的指令,才可以落实到他们这一级,然后由他们再继续落实下去。

换句话说。

一个主意从他李宽而出,下放到朝廷变成分支的几个点,下放到中层分支就变成几十个点,下放到基层就变成几百、甚至几千个点。

如此一来,一件事细分到那么多岗位去做,每个人身上的担子都不会太重,而且也能借此用公粮养活更多的人。

而且这也给学校为何读书,一个输出位置。

第109章∶长乐,你心乱了!

科举!

这是年头在建立学校时,就已经设立下来的计划。

会根据在校学子的学习情况,然后评估何时开科举。

而这个评估会放的很低。

为….

建设帝国、或者当官员等等而读书!

而且开设科举,让寒门仕子也可以上位,这可是远别于大唐的只有世族人才能当人上人的理念。

整体模式,还是类似于后世现代都市的模式。

开设科举。

这主要是因为,雁云城包括辽东城,属于自己人的基层人员太少了。

科举可以有效筛选人才,为公职空缺的基层单位填补进去。

而细数整个雁云城,基层空缺足足有三千多位置。

这三千多位置,之前都是用外包方式,给出报酬,让有能力的百姓们去做。

但这终究不是长久之计。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