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我给爷爷哭坟,朱元璋你激动啥? > 第155章 被皇帝认证的先知

第155章 被皇帝认证的先知(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朱雄英接过了册封黄绸,转而呈向文武百官。

“拜见圣孙!”

同时,百官按照朔望大朝的礼仪诣阙,皇帝不露面,而是由传制官宣制:“洪武二十三年四月十八日,祀于东郊大祀坛,尔文武百官,自今日为始,致斋五日,当敬慎之”,百官四拜后退朝,方才算是奏礼毕。

大祀前四日,百官于奉天门观誓戒牌。

紧接着,不能自己走路,而是被步辇抬出了斋宫,在这段路上,朱雄英也终于沿路看到了整个建筑群的风貌,这几天他一直不许外出,可是憋坏了,连周围长啥样都不知道。

大祀前三日,太常卿单独至天下神祇坛奠告,檄城隍神,于各庙焚香三日。

从祀的文武百官,已经先于朱雄英就位了。

丘玄清是他第一个接触到的重要文臣,也是这几天一直待在这边筹备仪式的总负责人,接触下来,朱雄英发现这个老道士虽然有点神神叨叨但还是挺有意思的,就是看他的目光有时候很古怪.有点像科研人员看实验对象一样。

在这一瞬间,朱雄英心中,涌起了一股难以言喻的感觉,甚至手指都有些微微颤抖。

这个时间其实相当紧张,因为不是一声令下就可以完成这种规格的“大祀”的,整个流程相当麻烦,提前七天百官就要到朝天宫练习礼仪排练队形。

大祀前二日太常寺全体官员宿于本司,不许走动、不许请假。

当然,他没看到戎装配祀的秦王,此时眼睛里都快要冒出火来。

在这一刹那,朱雄英终于明白了什么叫做“山呼海啸”,看着臣服于他的百官朱雄英第一次尝到了至高无上的权力所带来的那种快感。

斋宫在外垣内西南,后面是松柏林和储冰池,通往大祀坛的必经之路上有一个三洞石门,石门极其高大,连接着三条并排的通道。

别觉得五日很多,这都是老朱改了之后的,以前更麻烦,现在天子亲祀才需要斋戒五日,遣官代祀则只需要斋戒三日,降香则仅仅斋戒一日.而且斋戒不仅仅是沐浴更衣那么简单,要不饮酒吃荤,不问疾不吊丧,不听音乐,不理刑名,用来戒除思虑方能在仪式的时候感动上天。

漫长的仪式结束了,朱雄英终于卸下了沉重的礼服,回到了东宫。

而讽刺的是,作为仪式主角的他,其实基本上处于啥事没有的状态,连礼仪都不需要过多练习,有专门的礼官操持一切,他只需要在关键的几个步骤跟着朱元璋一起做就行了,其他时间完全就是提线木偶。

因为按照大明礼制凡天子亲祀,太子须宫中居守,而在京亲王则可戎服侍从,之所以这么设计,是为了以防万一,怕有乱臣贼子效仿司马懿高平陵之变故事只要太子在宫内,哪怕皇帝出去祭祀了,也不会有大岔子出现,就怕宫内宫外有一头无人镇守,那才会让贼人有机可乘。

说实话,这几天朱雄英过的很痛苦,啥都不能干,就在东郊大祀殿的斋宫里吃素静坐,一直有人看着,甚至不能坐着困了就睡,必须强撑着,比坐牢还痛苦。

“拜见圣孙!”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