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我在大明长生久视 > 第135章 大明星

第135章 大明星(第3 / 5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李雪儿问:“你是不是又想起不开心的事了?”

“没什么,走吧。”李青笑笑,思绪却仍是飘飞——

还好,大明逐渐往一条更温和的路上走,工商业的兴旺,极大程度上吸引了富绅目光,土地兼并得到了极大缓解,富绅们还不至于控制百姓生存命脉……

说直白点,历代王朝一直都在奉行官绅合作!

哪怕眼下的大明国力鼎盛,仍无法做到全权管理。

这是千年来固有的政治格局,富绅在地方上能量太大了,朝廷必须要做出‘让利’之举。

若把皇帝比作大地主,那地方富绅是小地主,唯有小地主认可大地主的王朝才能长久,否则,立时就要天下大乱了。

除非像后世那般,科技大爆炸,依仗网络信息监管,人人标配身份证……

不仅金陵如此,大明两京一十三省,无不如此。

何况,早在大明之前就是这般,如何免俗?

另一方面说,这也是对才子寒窗苦读的馈赠,真顶着巨大压力打击这种风气,反而会伤及士子的进取心。

十年寒窗苦读,苦心钻研八股,为的是什么?

不就是出人头地,春风得意吗?

不然,朝廷就是不惜一切代价颠覆现有格局,也万没可能如臂使指的管理天下万民。

且颠覆的代价实在太大,甚至会搭上王朝的命!

这一点,王莽就生动的演绎过!

“李爷爷,李爷爷……”

连着唤了几声,李青才回过神。

从宏观角度出发,这些才子必须要笼络,唯有如此,才能使国家稳定。

当初,朱见深顶着压力清理官僚机构冗员,也正是为了让士子们有进取心,看到希望。

许多时候,许多事,明知它有问题,却也无法改变,倒也不是真就改变不了,而是强行改变的代价会更大,且也只会把事情弄得更糟糕。

就如……皇权不下乡!

朝廷的政令,朝廷对基层的管控,最多也就到县这一级别,至于乡镇……表面上在朝廷管辖之内,实则在管理上,尤其是赋税上,还是要依仗地方富绅。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