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乱唐 > 第九百七十九章:巧妇难为炊

第九百七十九章:巧妇难为炊(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这也是有病乱投医,秦晋想到了债券这种东西,以国家的财政作为担保发行债券,向国民借钱,总比明目张胆的搜刮要好得多了吧?至少有借有还,不会过于难看了。

但是,秦晋说完这话就连他自己都觉得,这是很难实现的,若在盛世之时,发行所谓的债券难度并不大,只要找几个有地位有威望的带头购买债券,再辅之一大量的宣传,跟风者自然会如云而至。

如果是乱世,情形又另当别论了,朝廷上的当权者一年数变,尤其是长安刚刚经历了一场浩劫,无论官民都已经对朝廷的信心将至了最低,怎么能使官民放心的将钱借给朝廷呢?

万一哪天再出点什么难以预料的意外,朝廷再不认这笔帐,那可就是亏的血本无归。将心比心,秦晋自问若是换了自己也绝不会拿出大把的真金白银来购买这种连废纸都不如的债券。

“大夫此计甚妙!下吏敬服不已!”

“新钱之法的初衷是好的,但你可曾想过么,只增加少量的铜便要抵上数十倍的面值……”秦晋忽然觉得这么说可能不够直接,便有换了种说法,“开元通宝每文重二铢四丝,其中铜七铅三,你现在只打算增加一成的铜来铸造新钱,以一当五十钱……可曾想过百姓们会遭遇到何种困难吗?朝廷用这种新钱去换他们的旧钱,一钱便可换五十钱,又与抢钱何异?长此下去,米价必然飞涨,到那时,你这新钱不但解决不了朝廷府库的危机,恐怕还有更大的危机会因此而出现啊……”

“这……”

新钱换旧钱是第五琦的盘算,这样可以不用加税就从百姓手中挤出一大笔钱来,可在秦大夫的口中似乎这么做会导致更严重的问题,他在短时间内是想不透其中的因由,然而出于对秦晋的信服,他觉得既然有这种担忧,可能就不无道理吧!

说实话,在此之前,第五琦是认为财货之事并非秦晋所擅长,如果对钱制改革过多的干涉,未必是件好事。但从他今日的分析来看,又似乎全然不是这么回事。因为秦大夫也能说出一套听起来很有些意思的道理,虽然其中的因果关系一时间难于理解,但最终还是打消了继续劝说的念头。

“既然大夫对铸造新钱还有疑虑,那便暂且搁置就是,只是府库的燃眉之急实在已经到了不得不正视的地步,眼看着就到了年关,官员的俸禄如果不能按时发放,恐怕对人心将极为不利……”

第五琦的反应却出了奇的兴奋,仿佛看到了大把的金钱就在眼前一样。秦晋摇头笑道:

“想法虽好,实施却大有难度。”

秦晋思忖了一阵,官员俸禄的确是个不能忽视的问题,正所谓皇帝还不差饿兵呢,更何况他这个名不正言不顺,仅仅是刚刚夺权的御史大夫呢?

“官员的俸禄一文都不能少,这一点不容置疑,不过如何发放俸禄,还是可以有许多商量的余地……”

第五琦不明白秦晋的话中之意,由于他在进入了政事堂以后就专门户部的运转,是以极为关心这些问题,大有种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架势,说穿了还是想让秦晋给户部弄点钱,以解决燃眉之急。

秦晋的手里虽然掌握着百万贯钱,但那是要投入到教育改革上的,一文钱都不能挪用,一旦挪用了再想从别的地方挤出来这笔钱那可就是千难万难了。

“你看这样如何,以朝廷的名义发债,号召富户权贵们购买,利钱么,就按市价的高标准施行,债期可以分为数年不等,只要到期便可如数兑换……”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