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乱唐 > 第六百二十八章:东都忽内讧

第六百二十八章:东都忽内讧(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他一直知道安禄山的两个儿子素来不和,可也不至于杀到血流成河的地步啊?

安禄山现在的皇后是段氏,段氏所生之子安庆恩在去年被加封为齐王,一直被安禄山寄予厚望,有很大可能将被立为太子。但安庆恩毕竟才只有十六七岁,不论威望还是对军队的影响力都远不如其兄安庆绪。

就是因为有着安禄山的一意支持才有了问鼎储君之位的希望,后来,史思明与安庆绪不和,便也摆明了车马站在安庆恩一方。双方势均力敌,争的不分上下,再加上安禄山还没死,虽然病的不轻,可也不至于杀到血流成河啊?

除非,除非……

次日,天子召见重臣入宫议事。秦晋进了皇城,一连看见了李嗣业、郭子仪、李光弼等人,这让他微感诧异。李嗣业和郭子仪入宫觐见还在情理之中,此时的李光弼身上并没有多少功劳,虽然品秩不低,可也绝没到跻身于天子亲信的地步。

若非郭子仪举荐,李光弼此时只怕还在京中赋闲呢。

来到天子便殿,房琯、崔涣等宰相早早就到了,就连好些日子不见人影的魏方进也赫然在列。当他的目光转移到韦见素身上时,正好对方的目光也投了过来,四目相对,秦晋立时能感受到对方若有若无的敌视之意。

秦晋暗自苦笑,想不到自己一直自诩功利至上,竟也因为一个女人得罪了当朝宰相。他只能报之以歉然的一笑,不管对方是否领情。

“朕今日急召列为爱卿,只为商议出征事宜。”

秦晋这才恍然,李亨若要商议,也只会先与自己商议,怎么可能绕过自己先河房琯商议呢?若果真如此,自己的处境可就堪忧了。

李辅国压低了声音。

“奴婢说句不当讲的话,圣人素来寡断,但若下了决心,也是旁人难以更动的。大夫何不趁着这段功夫,设法在潼关囤积一批粮草,将来出关也不至于没了吃食!”至于第一批冬麦收成下来,连赈济百姓都未必能够,更何况大举东出作战了!

秦晋暗叹,都说李辅国其人只是个弄权的小人,但今日的见识已经远远超出了许多自诩有经世致用之才的人。

这些话李辅国说的很深,秦晋得领他这个情,便直言表示:

说着,李亨将目光转向房琯。

“房卿,你来说吧。”

房琯当仁不让,道:

“臣之学生从洛阳逃了出来,昨日刚刚抵达长安,带回了一则天大的好消息,逆首安禄山之子安庆绪与安庆恩内讧,在长安杀的血流成河,这正是我唐.军东出的大好时机啊!”

霎那间,秦晋眉头突突一阵乱跳。

“入夏出兵,将军若为监军,乃是最好!”

收复东都的大功哪个不想沾一沾边,李辅国什么都不用做,只要挂名做个监军,大功就可以稳稳到手。岂料李辅国却摇头拒绝了。

“奴婢这身子骨大不如前,已经禁不起车马之苦,一时半会怕是离不开长安了!”

秦晋看了李辅国一眼,试图从他的目光中寻到其真正的想法,但一无所获。秦晋知道,李辅国绝对没有说实话,身体不好云云只能是借口,真正的原因恐怕还是不敢轻易离开长安,离开天子身边。

这其实也是秦晋以退为进的法子,如果平白的给自己弄个监军,他还真怕李辅国横插一脚进来,以至于掣肘。现在李辅国既然明确的予以拒绝,就他们也正好可以一内一外互为援手。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