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大明:寒门辅臣 > 第六百五十九章 国子学,三道题

第六百五十九章 国子学,三道题(第3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朱元璋看了看顾正臣的题,摇了摇头,便不作理会。

他有他的法子,只要结果是好的,随他去。

倒是地方上的问题有不少,一些里长、甲长为了盘削百姓,竟然将只有三亩地的农家上报说有十亩地,有十亩地的,说成五十亩。衙门发由帖征税是按照田亩数量来的,里长、甲长多报了,衙门就要多收。

这样一来,百姓便陷入苦害之中。如此下去,百姓还不被税给压垮?这事需要严查严办,应让百姓自报田亩,并找中人担保,不能只听甲长与里长上报数额。

监察御史也有问题,地方上问题那

陶凯、乐韶凤脸色有些凝重,这又是一道古怪的题。

顾正臣挥手打断了众人躁动的喧哗,接过张培递过来的筷笼子,摇晃了下其中的筷子,喊道:“第三道题,用九根筷子,搭建一座可以承载两本厚书的桥。”

陶凯直皱眉。

顾正臣出

的都是什么怪异的题,不是说选拔人才,为何不考验监生的学问,为何不问一些关于四书五经、理学、经义文章的题目,反而出一堆稀奇古怪,与学问毫不沾边的问题?

么多,御史下去多少人,硬是没发现多少问题。比如福建行省,顾正臣雷厉风行,短短时间内找出多少贪官污吏,为何御史就没半点发现?

贪,奸贪之辈!

需要慎重选择监察御史,得找一群有风骨又死脑筋不怕得罪官吏的人当御史……

乐韶凤也有些不安,低声问顾正臣:“这题可不涉什么学问,是否补充一二?”

顾正臣暼了一眼乐韶凤,淡然地回道:“不用补充,就这三道题。一个月,谁能做到,谁拿走高俸禄,就这么简单。张培,你在这里看着点,有答出来的人传报,不要干涉他们,无论他们用什么法子答题。”

张培了然。

顾正臣与陶凯、乐韶凤商议之后,在接下来一个月内减少布置课业量,让监生留出空暇思考与解答三道题。

陶凯反对不了,但也不想承担责任,这边点了头,那边就告诉了朱元璋。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