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大明:寒门辅臣 > 第三百三十八章 设计大明宝钞

第三百三十八章 设计大明宝钞(第3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离颇远。

刘惟谦、李俨赶至宫内时,用了小半个时辰。

费震脚拖锁链,哗啦啦地迈入华盖殿,看向威严的朱元璋,跪拜行礼:“罪臣费震,见过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顾正臣严肃地看着骆韶:“十亩地二亩、三亩棉没问题,但不能出现十亩地十亩棉这种事。句容本就地少,粮食产出不多,挤占稻田过多,反而不利百姓安稳,虽说可以购入大量粮食,可落朝廷那里,就有些本末倒置。”

骆韶了然。

民以食为天,不是民以棉为天。

句容可以适当扩大棉花耕种亩数,但不能过度。再说了,万一御史上书的时候写上句容百姓以种棉为生,不事稻田,那大家可就都完了。

经过匠人处理,除了朱元璋的画像区域外,精心刻画的大明宝钞已制作完成。

至于大明匠人能不能将老朱的胡须弄出一丝一丝的感觉,那就不是顾正臣可以考虑的了,制造宝钞自有防伪技术,像是什么高难度桑皮纸,民间极难自造,还有各种复杂的图案,一般水平的匠人也仿制不了,此外还有套色印刷等等。

加上法律跟进,伪造宝钞的全都杀了,告捕有人伪造宝钞的,赏银二百五十两不说,还能全部继承犯人财产。

这丫的告捕成功一次,也能发家致富,迎娶白富美了……

设计图纸是一件繁琐的事,不过在顾正臣这里却变得简单许多,只是用了粗糙的勾勒手法,然后交给了匠作院的画匠,老朱的模样不知道没关系,把其他画好,颜色填充好就行。

当官最大的好处,就是有人能供自己差遣,尤其是封建社会,没那么多人权、劳动法保护之类的,安排下去的事,总有人办好。

顾正臣写了一封长长的信,将金银本位、昏钞问题、宝钞大小考量等问题说了个通透,然后交给了去金陵送货物的顾诚,让顾诚将信转给沐英,由沐英转东宫。

金陵,华盖殿。

朱元璋审视着一份刑部文书,盯着上面的名字,皱了皱眉头,吩咐内侍:“传刑部尚书刘惟谦、李俨,另外,将罪臣费震提来。”

内侍得令,差人传唤。

刑部位于太平门外,和中书、户部等衙署距

顾正臣摇了摇头,看来在大明待久了,多少中了封建的毒……

骆韶走了过来,将一叠契约书搁在桌案上:“县尊,沤肥施用的契约文书送来了,各乡里签下契约文书的百姓按要求,在田间地头立下木牌,测字先生写上了‘沤肥施用田’。”

顾正臣看了看满是手指印的契约书,便示意骆韶存档:“沤肥、豆饼等是第一次施用,能不能增产要看秋收情况。我听耆老说,不少

百姓今年秋里多种棉花,秋稻反而种得少了,是否如此?”

骆韶微微点头:“句容纺织做得大,品相好且出货量足,价相对松江府还低了那么一成,纺织大院一直都在稳定收棉花,百姓见种棉得利多过种稻,纷纷扩大了植棉亩数,往年百姓多是半亩或一亩棉,可今年出现了不少二亩棉。”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