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大明:寒门辅臣 > 第三百三十六章 宝钞提举司,顾正臣的担忧

第三百三十六章 宝钞提举司,顾正臣的担忧(第2 / 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颜希哲见朱元璋眉头一紧,连忙说:“后来一些商人便想到了变通之法,使用交子来代替铜钱,交子可兑成铁钱,铁钱可兑成交子,后来商人加入的多了,方便了诸多买卖之事……”

朱元璋点了点头,问:“后来呢?”

颜希哲抬手擦了擦额头的冷汗:“后来南宋时,钞钱更是广行于地方,只是多了诸多不同称谓,东南诸路叫会子,两淮名为淮交,两湖则称湖会,川蜀的交子也改作川引。名称虽是不同,但都可凭钞钱来兑换银铜。”

“至元之后,则主要发行的是中统元宝交钞,无论是民间交易,还是朝廷税赋,一律已中统钞为准。至元二十四年时,发行了至元通行宝钞,与中统钞并行于世。后来在至正十年时……”

朱元璋敲了敲桌子,打断了颜希哲:“至正十年时,改发至正元宝交钞,民间称之为新中统钞。这是二十几年前的事,朕还是有些印象。如此说来,

颜希哲见朱元璋情绪还算稳定,小心地回道:“陛下,钞钱法由来已久,早在北宋时就已出现,并非元廷所有,乃是我汉人所创。”

“哦,是吗?”

朱元璋颇感兴趣。

马贵瞥了一眼颜希哲,这个家伙还知道用“汉人”来吸引老朱的注意力。虽说大明很多东西承袭元廷,可老朱一直都打的是“恢复中华”的口号,不是向汉朝老祖宗看齐,就是向宋朝看齐,自然也想在其他方面拓展下。

颜希哲认真地解释:“陛下,臣翻阅典籍,在北宋时期,四川出现了一种名为交子的钱钞……”

以纸行钞钱,于民于商有利?”

颜希哲肃然点头:“陛下,纸钞确有便利之处。”

朱元璋看向马贵。

马贵赞同颜希哲的看法,言道:“纸钞利商,商繁则商税增,对朝廷而言也是一桩好事。只是,纸钞不宜滥发,过量则易衰。”

朱元璋端起茶碗仔细聆听。

“当时,四川以铁钱为主,铁钱重,但价却低,十个铁钱才能抵一铜钱。当

时买一匹布需两贯铜钱,折算下来是两万铁钱,而这些铜钱,合着有五百斤重量,商人只能用车拉,用船载,十分沉重,阻累行程不说,看管起来更是麻烦,加上蜀汉道路难行,更渴望轻便而行。”

朱元璋皱了皱眉头。

铁钱如此笨重,带个两贯钱都需要五百斤东西,这还怎么做买卖,整日搬运东西都够累了。若是买个五贯钱以上的东西,岂不是要拉上千斤铁钱过来?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