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大明:寒门辅臣 > 第二百一十七章 宋师:宋濂

第二百一十七章 宋师:宋濂(第3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顾正臣吞下一口香蕉,正色道:“劳宋师动问,句容确实有振兴句容教育的打算。”

梁贞噗嗤一笑:“振兴句容教育,呵呵,不知顾先生打算招募几人作学子,才算是振兴了句容教育?”

顾正臣瞥向阴阳怪气的梁贞,淡淡地说道:“我渴望的教育振兴,是用三年时间,让句容百姓至少三成丁口识字。十四岁以下孩童,绝大部分可入学堂读书识字。”

梁贞连连摇头:“这位顾先生太想当然了,这是不可能实

现之事。孩童入学堂,或还可行,但让句容百姓丁口识字,呵呵,不可能。”

宋濂也看了出来,顾正臣与朱标的关系很是亲密,这种亲密,宋濂只在朱标与几个兄弟之间看到过。

令人诧异的是,顾正臣不姓朱,也不是朱元璋的义子,竟然能和朱标关系达到这种地步!宋濂想不明白,但从太子经常与顾正臣有书信往来这件事上来看,两人关系绝非寻常人可比。

朱标邀请宋濂落座左手边,刚想邀请顾正臣坐在右手边,可看到顾正臣连连摇头使眼色,也就没勉强,邀请李希颜落座,将顾正臣安排在了宋濂一旁。

一番人落座之后,朱标将手放在眼前的小火炉上烘烤着,沉声道:“前些日子山西汾州知府请奏恢复秋税的

奏折诸位都看过,父皇在贬斥之外,无日不心忧地方官场。古人云,学而优则仕。学之道,漫漫而行,如何育养人才,他日为官上任,可治地方,不扰百姓,纾困民难,可让百姓吃得起饭,穿得起暖衣。”

李希颜有些看不惯梁贞的态度,但梁贞说得没错,教育事可不是简简单单的事,孩子入学堂读书,作为知县的顾正臣是可以做到,但想让句容三成丁口识字,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丁口,成年男人,他们是家里的顶梁柱,谁有时间识字去?退一步说,有时间就能识字了?

呵,百姓愚钝,你就是教一千遍,他也写不会自己的名字,别说三成,就是一成,顾正臣也未必能做到!

“故此,今日于东宫之内,设宴招集诸位探讨兴学之道,也好为朝廷输给人才。今夜畅所欲言,来人,满酒。”

朱标的话说完,场面顿时冷了下来。

并非大家不给朱大郎面子,而是因为大家都在等宋濂先说话。官场之上,大佬还没发话,你就抢着发言,高调过头,很容易遭遇打压。

顾正臣明白这个道理,索性直接埋头吃香蕉。

可谁成想,宋濂这个老头子不讲理,直接点了头:“顾先生,你在句容为官区区四个多月,民间便已有‘顾青天’之名,可见你有大才。听闻句容正在改造县学宫,准备招募大批学子,是否为真?”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