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席卷天下 > 第578章:都不容易

第578章:都不容易(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今岁的秋收已经完成。”纪昌当然知道刘彦看过来是什么意思,立即说道:“完全可以支应对西凉的战场开辟。”

对拓跋代国和慕容燕国的战事会受于气候的影响暂时缓下来,军队处于非战时状态对粮秣的消耗会大批量的减少,对于收了粮食却依然大体上缺粮的汉国是件能松了口气的事。

“西南……”刘彦就想到了对西南半岛的战事,见商量已经有了结果也就岔开话题:“是个什么情况?”

元朔四年初,汉军登陆交趾并对林邑展开入侵,汉军现在日南那边与林邑打了几次,后面更是在海岸线全面登陆,迫使林邑放弃海岸线转为坚守内陆。

汉国的正规军已经将林邑先前从东晋小朝廷抢过去的旧土光复了回来,收获第一批成果之后,面对切断海岸线与内陆的山脉没有太好的办法,正规军也就暂时偃旗息鼓,是开门放出诸多家族。

要是按照纪元来算,现在是公元三四七年秋,元朔五年。

从元朔三年开始,汉国的版图每一天都是在扩展的状态,真要对比的话,现如今的汉国版图已经恢复到与西晋年间差不多的地步,比西晋少了西南的一大片疆域,同时缺失关中秦州以西的疆域。(现在起点无法传图,要不荣誉将版图就发上来了。)

短短的两三年,汉国的疆域扩张了数倍,疆土却不是军队攻占下来就算完事,对一些残余的清剿,对一些不稳之辈的警惕,每一处都需要用到兵力。

这么说吧,汉国现在有七个常备骑兵军和六个步兵军。骑兵军有六个是在针对拓跋代国和慕容燕国上面,一个是在谢安麾下。步兵军却有两个军是在桓温帐下,一个是作为应急步兵军用以调动平叛,剩下的自然也是在拓跋代国和慕容燕国战场。全国同一时间服役的郡县兵拢共是五十万左右,有三十余万是被调往北线,有五万是在桓温账下听用,剩下的是处于各州郡。

别看汉国现在的总兵力多达七十多万,但是汉军的战线也多,国内更缺不了戍卫军,作战还会出现损员,是真的抽不出多少兵力给谢安。

“儿郎们已经翻越山脉进入林邑。”庾翼过来参加议事,大部分时间就是带着耳朵没有嘴巴,有机会展现自己的存在感当然乐意:“损失损失有些大,收获却也是不错。”

庾翼所谓的翻越,那就真的是费尽千辛万苦地翻山越岭,厮杀中折损的人没几个,死于失足落山以及毒虫、瘴气等等自然环境的人却是不少。

各家族的武装被放出来,他们是在山脉另一头打下多少土地就属于家族所有,哪怕是不归于家族也能贡献给国家换取爵位和赏赐,是卯足了劲想要有所作为。

人的欲望有多大,干事的决心就会有多坚决,要说是带着大决心闯入深山密林,等待进去了哪怕后悔也是一种前进太难和后退心有不甘,也只能是硬着头皮继续向前。

“哦……”刘彦还真的是没有太重视各家族的动向,很是有兴趣地问:“说说,什么收获不错。”

要灭亡张氏凉国,行动之前做什么准备是一回事,真的展开行动肯定是要快、狠、准,战事爆发之后就该保持迅猛的推进,绝对不能让张氏凉国有喘息的空档,要不就失去了最佳时机。

按照中枢之前的商讨,禁卫军是该在完成深入草原的作战任务后,调回中枢再被投入针对慕容燕国的战场,现在的情势却需要作出改变。

“慕容鲜卑所处的地区长期处于冰寒,最近几年气候倾向于早入冬和晚开春,适合作战的时间也就四个月不到。”徐正是太尉嘛,他不提出建议由谁来?也就说:“既然现在是灭掉西凉的绝佳时机,不如将禁卫军调到谢安麾下听用。”

禁卫军是出了名的能打,对作战时的气候要求也没有那么高,徐正是真心认为不该等气候转暖,是应该无视掉苦寒,就在今年的秋末和冬季直接将张氏凉国料理了。

刘彦细细想了一下,最后是看向纪昌。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