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席卷天下 > 第359章:再建大汉

第359章:再建大汉(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一个又一个被唱名的人上去,每一人都会得到属于自己的欢呼声,可是当有女子被唱名上去,各国使节团就不免要出现哗然之声。

会用竹简是复古,要不东汉早就有了造纸技术,经过数百年的改进纸张已经日益完善。

刘彦的声音十分宏大,他点到谁的名字,那人就会出列并且迈步踏着阶梯向上。

被点名的人来到由上往下的第二个平台保持揖礼的姿势,等待官职、爵位和封赏被念完,他向君王行礼致谢,随后转身面对惯例者再次行礼。

纪昌和桑虞没有出现意外地成了左右丞相,他俩日后就是领导汉国民政班子的正副手。

蔡优为治粟内史,吕议为典客,田朔为太仆,桓温为廷尉……,观礼的众人诧异地发现不但三公位置有缺,连带九卿也是不全。

华夏文明一直在创造辉煌的朝代,可屡屡都是自掘坟墓埋葬掉辉煌,等待辉煌不再就又开始怀念,然后才又一些人重新建立起辉煌,周而复始地上演“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有人问刘彦,建立的汉国该是属于五德的哪一种,又说西汉之初先是“水德”,到了汉孝武皇帝又改为“土德”,直到王莽建立新朝,方才采用刘向刘歆父子德说法,认为汉朝属于火德。汉光武帝光复汉室之后,正式承认了这种说法,从此确立汉朝正朔为火德,东汉及以后的史书如汉书、三国志等皆采用了这种说法。

刘彦的答案是,五德循环就是一个狗屁玩意,敢言五德者,斩之

五德循环出自邹衍此人,常常以这个学说来为历史变迁、皇朝兴衰作解释。但五德循环真的就是一套狗屁不通的玩意,什么五行相生和五行相克,科学已经证明其错误性,被用来解释皇朝更替就更是无稽之谈。

华夏文明屡次的朝代更替不过是矛盾爆发的产物,可因为有邹衍的五德之说,造反变成了奉上天旨意,也即是造反有理。

“元子成了汉国的九卿了啊”孙绰满满都是感慨:“早些年前,元子不断呼吁征讨西南,可惜的是响应和支持者寥寥。”

王羲之闷闷地说:“竟然是三公九卿制,那不是在走历史倒车吗?”,他要说的是,纲理伦常何在,生而贵之竟然没有用律法定下来

哎哟喂,这位大书法家不得不是这样的态度,在九品中正制的东晋,只要出身好不懂政务和军事也能安然地当个高官,那是因为投了好胎,不会政务和军事当高官完全没有问题,甚至是专研诗词和书法也会被赞美。

在东晋那边,高官当着,安然显爵,之后嗑嗑药、念念诗、尝尝词、写写字,治国是什么,俺有高贵血统,有一手好书法,那就足够了。

在汉国这边,王羲之近一个月的游历下来,他发现汉国就是文化贫瘠的地方,任何一个地方都是军事再军事,地方官也是一个个被政务压成了狗,不说大宴小宴次数稀少,夜夜笙歌更是没影的事。他不禁要感慨,还是在东晋当官舒服。

野心家们就是利用“五德循环”与“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说词,来掩盖或是美化自己的野心,刘彦哪怕不为自己的王朝延续,也该终止那些狗屁不通的玩意。

下方就有人在讨论刘彦建立的汉国该是五德的哪一种,以孙绰和王羲之讨论得最为热烈,他俩的一致观点就是刘彦建立的汉国属于木德,会有这样的结论是金克木,认为只有这样东晋才能将新成立的汉国克得死死的。

欢呼声结束,刘彦手拿竹简,下方的一些人也是在进行各自的准备。

建国之后必然是册封和犒赏,刘彦的众多部下早就等待着这么一天。

奋斗有所得,才会有奋斗的动力,将脑袋拧在裤腰带上干起事的人,他们大多数追求也是做个从龙之功和开国功臣。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