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武侠仙侠 >洪荒世界教主通天 > 第四百二十一章 大禹治水

第四百二十一章 大禹治水(第2 / 5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而且,这龙门山系,地质结构比较复杂,比较容易发生地震。

按照现代的地质板块学说讲,当印度洋半块俯冲入亚洲板块,隆起处形成青藏高原。而高原物质向东缓缓流动时,正是压在了这龙门山系上。

有了这套貌似先进的测量工具,还有一众冒充农民工的截教弟子们暗中相助,再加上老百姓已然饱受了数十年的水灾之苦,此刻知道是为自己部落生计而辛苦,尽皆不畏艰险、任劳任怨,不过数年的时间,便完成了这幅详细注有天下水势的河图。

根据这幅河图,大禹经过一番苦心研究之后,终于改进出了一套相对完备,而且貌似可行度相当高的治水方略来,那就是堵疏结合。

有了一个貌似先进的治水理论,剩下的便只是具体实施的问题了。

其它的众水系倒是好说,由于没有了水妖作祟,而大禹的方略又切实可行,在加上众截教弟子,尤其是金光灵牙等超级劳工的助阵,这些方略具体实施起来倒也并非是难度很大。

可最后还有一个河洛水系,问题比较复杂。

而今,既然得了水正之职,大禹更是一门心思的扑在了治水之上。

历时数载,足迹踏遍了天下九大水系,实地勘测了各地的水文变化之后,大禹苦心孤诣,画出了一幅天下河系脉络图,简称河图。

河图之上,不仅画出出了各地水势的走向脉络,还具体到,哪里水深、哪里水浅;哪里好冲堤、哪里易决口;哪里该挖、哪里该堵;哪里能断水,哪里可排洪等等。

当然了,这幅河图,自然不可能是靠大禹一个人完成得。

其中,大禹最主要的有两个助手,一个叫伯益,另一个叫后稷。

因为,这一水系,由于水土流失情况极为严重,而下游水域宽广处,大量泥沙经年累月的淤积之下,致使河床的高度已然高过了两岸。可以说,河水行至此处,两岸的堤防筑得愈高,洪水爆发之时,可能造成的危害愈大。

有鉴于此,大禹提出了疏通、改造整个河道的浩大工程。

其它各处疏通河道的工程虽然麻烦,可在截教弟子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下,开展的还算有声有色、如火如荼。

但却有几处比较难缠的地方,却是要开凿大山以疏通河道的,其中,最为困难的,要属黄河中部的龙门山。

龙门山系,包括龙门、茶坪、九顶等一系列山脉。整体东北-西南走向,绵延两百多公里,最高的九顶山海拔近五千米,其中属龙门山脉的最高峰有两千三百余米。

而这项绘图工作,正是在大禹等三人的共同主持下,由最广大人民群众,合集体的智慧,耗时数年,方才画出了一幅相对详尽、完备的河图。

在画这幅河图的过程中,大禹还发明了两样旷硕古今的测量工具,那就是“准绳”和“规矩”。

实际上,“准绳”和“规矩”,一共是两类四种工具。

“准绳”,其中,“准”是指测量水平面的水准器;而“绳”,则是测量直度的墨绳。

同样的,“规矩”也是两种器物。“规”,当然就是画圆用的圆规了;而“矩”,则是指曲尺。所谓曲尺,可不是弯曲的尺子,形象一点地讲,是一横一直组成的类似于矩形直角边的尺子,是用来矫正方形的工具。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