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一品富贵 > 第四百六十八章 均贫富(上)

第四百六十八章 均贫富(上)(第2 / 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如果要留下,就留下吧。

荆嗣看着城中嘈杂一片,站在城头上眺望远方。

实际这时候他也产生一些想法,顺势将幽州占领有多好啊。

不过他还是忠实地继续执行着原计划,在等杨延昭与魏能的兵马。

幽州城一破,涿州、固安、新城少量辽军不敢应战,狼狈北窜。杨延昭与魏能迅速抵达幽州城下。荆嗣集中了城中所有交通工具,仅挑贵重的带了,万万不可能象巴蜀那样运十几年,才将财富慢慢运出来,将这些贵重财货一起拉到各种车辆上,然后放下火药,将所有城墙炸倒。将百姓驱逐出去,愿意走的,往南方带,宋朝提供安置,不愿意走的,任便,比辽国烧杀抢掠要好一点,至少不会无辜杀害平民百姓。这是宋九一再严令的。非反抗者,一旦杀人或者奸淫,必斩之!

这就要怎么看了。

燕云地区乃是唐朝制度,也就是部曲制。

所谓部曲就是依附于主家的佃户,但比宋朝佃户自由权更少些,但又比奴隶制的奴隶权利稍稍宽松一点。莫要说百姓会向往宋朝生活。这非是交通发达年代,在夜郎国夜郎会认为自己很大,道理是一样。

若是主家好,部曲会听从主家的话,会附从主家的想法。

因此决定权是在主家手中,然而辽国对幽云各个大户实施了一些拉拢政策,于是这些主家对宋朝就不那么向往了。这也是辽国数次南侵时,多杂以燕云汉兵汉将的原因,宋朝攻打幽州城时。韩德让一声令下,城中百姓踊跃参战的原因。

十几万百姓全部驱逐出城,杨延昭又低声说道:“再派人进城搜一下吧。”

荆嗣想了一想,还是同意。

这时候时间很紧张的,无数百姓,冰天雪地,行程缓慢,到宋境曲曲折折的有近两百里的路程,可能要走六七天时间。

说不定辽国大军就从关外扑过来了。

不要说什么民族观,太超前了。

因此城中百姓想法能分成几种,一种是主家不好,自己生活贫困。还有一些唐朝士冠家族,重视正统的,这些百姓听闻后反而十分喜欢,主动配合宋军,将家中贵重细软收拾,准备及时撤向宋朝。

还有一种是辽国治理下的得益者,这次又让荆嗣抓捕了一些亲戚,他们心中愤恨,甚至盼望从塞外出现一支奇军,将宋军再度打退。

另外一种就是生活不大好,也能过得去,既不愿意继续生活在幽州,又对未来宋朝生活产生疑虑,他们不反对也不配合。

这个都无所谓。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