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一品富贵 > 第二百四十一章 金贵

第二百四十一章 金贵(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大军出之,也需正名,方为正义之师也。”

打南汉还要正名?宋九不谈了,赵匡胤又说道:“若伐,不可虐待南汉主,朕要他活着来京城。”

到京城还不是早晚得弄死,于是壮着胆子问:“陛下,臣能否在他那物事上踢上几脚?”

“那物事儿……要轻点踢,不能踢坏,它很金贵,价不止六万缗。”

宋九忍不住低下头笑了起来。

宋九傻眼,原来赵匡胤知道这件事啊。他只好硬着头皮说道:“那朝廷什么时候南伐南汉?”

似乎这次南伐速度快,权当自己又去了一趟太原城,反正每隔一段时间自己不下去,赵匡胤难受,不如爽快一点。

“你认为什么时候?”

“若伐明年吧,今年经济略有些紧……”宋九说道。以前他不知道,赵匡胤有建隆,乾德与开宝三个年号,为何只说是建隆盛世。到了三司后才慢慢察觉。

建隆时国家也有战争,规模还十分地大。两次平叛不亚于太原之战。可是国家注意休生养息,轻徭薄敛,由是迅速恢复。这几年国家财政收入增涨起来很快,也要增加的,可各项开支也渐渐糜烂,例如柴荣时不会有牛租一事,牛一起交给百姓了,这个钱朝廷不能要。乾德后渐渐拾了起来。例如商税不规范,非是富户不交税,交,但只要是权贵,在赵普带领下,从不交税。

“陪朕吃顿晚饭吧。”

陪赵匡胤吃晚饭未必是开心的事,只能说意义重要,代表着皇上喜爱你。宋九道:“谢陛下。”

带到后殿,在路上赵匡胤忽然问道:“丁德裕如何?”

这一切,与赵匡胤关系不大,实际赵匡胤下了许多善待百姓,宽松税务的诏书。然而到了下面不同,在中书哪里就卡住了。道理很简单,建隆时宰相是范质,王溥与魏仁浦,他们执行的还是柴荣治国方策。随后赵普为相,增改条例,渐渐变得面目皆非。

也许想得是黑暗,可这时候能看到日后宋朝一些三冗的兆头。

就象今年,太原一战,国家财政马上变得吃紧。

赵匡胤不知道宋九想的是什么,更不知道宋九对他的评价略在柴荣之下,额首道:“今年是不行,朕也不想伐之,已派使通知李煜,让李煜代朕劝说南汉主,只要他投降我朝,朕不会调大军亲临。”

“陛下,唐主能说服他吗?”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