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大明土豪 > 第553节 民族二字

第553节 民族二字(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另外几个孩子要拉着他走,店里突然出现一位中年大叔,拿了一把糖葫芦:“给,送你们的,不要银子!”

豪商会捐,工坊的坊主也会捐。

与公他们因为大明的崛起而受益,作为大明的一员,他们愿意捐。这比起以前官员们把他们聚集起来安排认捐的任务来讲,这是捐的最让人心里舒服的一次。

与私,他们相信南洋到手,商机无限。

几个小孩子这时出现在广场上,结伴而来。

这广场是真正堆起了一座银山呀,而且没有人管,没有士兵在周围看守。瓦刺人远远的看着,几个小孩子先是在街角的一家点心铺停了一会,都咬着手指看着那里刚摆上桌的糖葫芦,好象都可以看到几个小孩子在流口水。

历朝历代,除了造反的之外,在王朝之中改国号的只有一位,那就是改为大周的武则天。但武则天在大明这个时候,被定义为叛逆。

中华!

普通小民不懂,但却有大儒出来解释:“中”即“中心”之意,以五行定[1]之为土,色黄。“华”即是“光芒”之意,五行定之为火,色红[1]。炎黄是中华文明的始祖,土德黄帝即应和中字;火德炎帝即应和华字。

“契丹一族,当为先锋,不中华死战……

民心被挑动了,整个大明都在动,比起当初漠北之战更加的牵动人心。因为那个时候普通小民就是想关心一下国家大事,也没有这个机会。

然后没有任何一个小孩子去买,几个人往广场中心跑来。

在瓦刺人看来,这里堆着有银子,还有金子,当然还有数量相当巨大的铜子,在这里捡上几个铜子就足够买那些粮葫芦了。

几个孩子停下了,他们脚下就有铜子,还有一些银币,银子。

让瓦刺人意外的一幕出现了,几个孩子从口袋里拿出一把铜子,一块喊着一二三,然后用力的把铜子往银山上扔去,扔完之后,几个小孩子欢呼着就往回跑,走到那点心铺子,还有一个孩子停下了。

可以看得出,那糖葫芦对他的吸引力有多大。

全国动员之后,仅仅半个月时间,瓦刺、朵颜三卫纷纷派人过来。

瓦刺人找到了一些证据,蒙古一族的祖先是匈奴人,汉匈之战其实就等同于炎黄之战。而且匈奴人的祖先是大夏朝北居部落,也是中华大地的一员。更何况,大明西征,瓦刺派了七万精锐,与古与今,现在都说是一家人。

朱祁钰无所谓,多一个民族加入,中华的人口就会更多,只要团结起来就好。

礼部正在安排各民族代表进京,商讨新的法令,保证减少各民族之间的矛盾与冲突,以尊重中华律为前提条件,保护各民族的风俗习惯。

出了皇宫,曾经血战过,也作过战友,算是同族人的朵颜三卫与瓦刺人,站在承天门前的广场上,那里的银山依然在,没有人清理,也没有人过来维护,却依然还有不少百姓在往这里扔银子。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