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乌江战纪 > 第039章 昭奚恤论巴蜀

第039章 昭奚恤论巴蜀(第1 / 3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楚王道:“听说有小儿谶语:楚三户而亡秦。 不知卿听说过没有?又如何看?中原各国,积重难返,寡人料乱世天下,最终是楚秦决战,结果已在谶语之中。”

楚王点头,示意继续,昭奚恤续道:“天下者,常山蛇势也,秦蜀巴为首,东南为尾,中原为脊。

”巴蜀之地,南跨邛笮,北阻褒斜, 西即隈碍,隔以剑阁,穷险极峻,再加大江天堑,水系稠密,屏障天然而成,独守之国也。

“可惜二巴之间,正如三晋,狗要咬狗。若巴、蜀和睦,甚而融为一体,东面江路以江州为本,北面陆路守险关,据梁州(汉中),纵然百万雄师,无用武之地。若秦国人悟到先取蜀巴,广其土地,增其军民,积其财富,再图中原,其势不可遏止。”

楚王不以为然道:“他哪有那么大的吞口?”

昭奚恤道:“不然,有人说秦是虎狼之国,臣倒觉得它现在是一头正在苏醒的狮子,不醒则已,醒则食人。

楚王得到急报,下令亲征。

大军随时准备出动,将领养明求见楚王,进到殿内,见有名的大臣昭奚恤在场,定然是有要事禀报,打算先行回避。

楚王对养明道:“你且先说。”

养明施罢礼,道:“我王亲征,必然大功告成。然而,巴主此番再次亲征,必是倾全国之力,企图一举夺回盐水。两虎相争,不死也伤。

“ 巴、蜀自来为争地盘,和少战多,上次联合攻我兹方,后来大败,蜀国人却想趁机赖在巴国境内,因此两个猴儿又翻了脸。

”秦公(献公)少年流落他国,饱经人情冷暖,见识魏国李悝、吴起、西门豹功业,随后独自归国,取得君位,可谓奇事。他废人殉,迁栎阳,改县制,励精图治,一招接着一招,都是大动作。如此下去,不可限量。”

楚王笑道:“可他一门心思与魏国死磕,消耗颇巨,无暇回睦巴蜀。”

“秦魏世仇,先夺回失地,是人心所向。可是,一旦缓过气来,金戈转向,巴蜀非我所望也。到那时,秦蜀巴武士一路由沅水,一路浮江而下,郢都危了。”

楚王又笑道:“那时,秦公老了,尚能酒否?”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听说魏相公孙痤曾说过,秦公长子赢渠梁,胸怀天下,敬贤重能,若将来临君位,必为劲敌。公孙痤有知人之名,其言应是不虚。卜尹说夜观天象,秦方将有大事发生,不可大意。”

”这次,巴国出动大军到夷水,必然事前以重金赂贿蜀国,防止两面受敌。巴主亲征,其后方空虚,而蜀犬吠日,蜀国人眼窝子浅,不如去一使节,许以双倍之利,甚至以瓜分部分土地为诱饵,游说蜀国,蜀国若出兵犯巴,比如他们一定想要的阆水上中游。

“当然,最好是蜀人直指江洲,巴主必分兵拒蜀,首尾难顾。我王则趁此良机,取了郁水。”

楚王未置可否。养明不知楚王心中意思,不便再言,只得先告退。

养明退下,楚王对昭奚恤道:“卿多有见识,养明之见,你如何看?”

昭奚恤道:“养明所言,实为高明。听说秦国有人鼓吹‘得蜀宛则得楚,得楚则天下并’,虽说是一个大牛皮,但巴蜀殷富,若为秦所得,养成大气,恐怕我楚国数千里疆土,不复有也。”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