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奇幻 >金鳞开 > 四六八 沙场昼夜多风雨(四)

四六八 沙场昼夜多风雨(四)(第1 / 3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最后还需要脑子灵。

瞭望手看似不是瞎子都能出任。但事实并非如此。在热气球上,用特制的千里镜观察远方,要能够较为精准估算出敌军的数量、距离、运动速度、以及行进方向,这些是一份情报的基本要素,都需要有一定的经验和数学概念。

而且瞭望手在热气球上还可能面临各种突发事件,甚至是炉火点燃了气囊……所以合理应对也是必不可少的训练。

王钟虽然没有上过战场杀敌,但在这方面付出的汗水也着实不少。

常志凡很快就知道了这些热气球兵是如何上下的。

敬天法祖,无二道也。

此言是说:以天神为外,祖宗为内,内外合一,秉持不殆,正是华夏的信仰核心,也是周礼的核心所在。到了崇祯朝,碰上个文青皇帝,对天地神祇祖宗英灵更加看重。乾清宫上高悬的“敬天法祖”匾额,就是崇祯元年八月挂上去的御笔。

在久视日月都被视作无礼的风俗之下,要想登天自然不能不慎重。

好在有经权之变,只要天家许可,站得高些问题也不大吧。就算热气球飞得再高,难道能高过泰山去?如果只是登上十丈高就算罪过,那住在山巅的山民又如何是好?道理虽然如此,但皇帝心里仍旧对“登天”这种行为感到不爽。皇帝不爽,作为儿子兼臣子的皇太子就有义务排解这份不爽。

于是,皇帝特许登天升腾的许可证就此诞生。

在热气球缓缓升空的时候,王钟飞快地翻进来吊篮。这吊篮是用老藤搭成框体,然后蒙以羊皮。轻便结实不惧火。王钟翻进吊篮之后。便用短铲将煤炭送进炉体。热气从另一头出来。便是让气囊浮起来的动力。

气囊终于胀到了一定程度,王钟便抽动拉杆,往炉中加入猛火油。冲出的火焰足足有一丈高,顿时加快了气球上浮的速度。

系在吊篮四角的绳子已经被绑在了横梁上。客串铁锚。如此这般,气球升空之后也就不会飞走了。

很多人畏惧高空,也有很多人受不了几个时辰独自一人在远离地面的地方。王钟却十分享受这种俯瞰众生的乐趣——虽然他不敢说出来,但看着原本比自己高大的人物如同稚童一般,还是很有些心理慰藉。

这倒也符合“法祖”的精髓,因为大明的皇帝原本就有为百姓开禁的传统,比如历代朝廷都紧抓在手里的各种矿禁、盐禁,在大明都开给了私营业主。甚至还开创了“二祖”之制,也算是有史以来第一例。如此看来,允许万民登天升腾,也不算太过离谱的事。

而且当年有个叫万户的人想用火箭把自己射上天去,也不曾听说有官府去找他麻烦。

不过正所谓有证在手,胆气冲天。王钟作为第一批拿到这张许可证的十人之一,除了胆气之外,自然也有自己的优势。

首先是身材上。王钟从小就矮小瘦削。人称“猴子”。原本以为这样的身材连当兵吃粮都没人要,谁知道非但能够吃粮,还能当军官!而这正是因为他身材瘦削,体重较轻。能够节省分量。

其次是眼神好。王钟目力远较乡人要强许多,百步距离上,人脸都能看清。热气球瞭望手虽然配备了特制的高倍数千里镜,但只有目力极佳的人才能最大程度发挥装备优势。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