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明末逐鹿天下 > 第110章 血战剑门关

第110章 血战剑门关(第2 / 1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剑门关是入蜀咽喉、军事重镇,历史上成为兵家必争之地。

我们拿下剑门关,后面就是一片坦途,再也没有任何关隘,能阻挡我们占据西南的脚步。

希望剑门关内,暗卫发展的内应能成功,让剑门关内部大乱,给我们进攻剑门关的机会。”

剑门关所在的地方,平地拔高150多米,长500多米。

顶部宽100余米,底部宽50多米。

剑门关的关楼,就建在最顶部。

剑门关城楼高19.34米,基座长19.16米,宽13.6米。

整体用巨石建造,重炮轰击都很难轰塌。

这是巨资从商人那里购买的西夷望远镜,只有十几个。

苏河的中军在河谷旁,距离剑门关很远。

他重望远镜中看到,吴杰统领四师,已经开始攀登剑门关。

他们四师的士兵,都穿着棉甲和水力锻锤制造的重甲。

一个团的重甲兵,这是二号作战计划进攻剑门关的主力。

更何况剑门关这里,根本运不上来重炮,连中型火炮都运不上来。

李凤鸣看着险峻的剑门关,他感慨道:“我从史书上看到。

诸葛亮任蜀汉丞相时,见大小剑山之间有阁道三十里。

又见大剑山中断处壁高千刃,天开一线,便在此垒石为关,以为屏障,称剑阁,又称剑阁关。

后来诸葛亮五出祁山,姜维十一次北伐中原,都曾经过此地。

重甲加上棉甲,可以有效抵挡明军弓箭和火绳枪的攻击。

苏河看着望远镜中的剑门关,天下雄关名不虚传。

剑门关位于大剑山中断处,为东峰营盘嘴,西峰金城山断崖之间的狭谷隘口。

两崖石壁如刀砍斧噼,士兵根本无法攀爬。

只能通过石制台阶,攻打剑门关。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