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隆万盛世 > 第945章 1034金本位

第945章 1034金本位(第2 / 6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永乐皇帝主力的三千营,可不就是由投降的蒙古人组成,虽然未必走了这样的献俘大典。

城市牌楼对老百姓来说,是行路辨别方向的标志。

献俘大典可不是只有这午门献俘和处置的一场秀儿,小皇帝朱翊钧接下来还要返回皇极门,接受百官朝贺,之后是祭告郊庙,遣公徐文璧、侯陈良弼、驸马都尉许从诚各行礼,收回酺醢果酒还要颁赐辅臣。

有一旁小內侍上前,从他手里接过奏疏,快速送到城楼上。

行刑,自然是交给刑部执行,而不是宫廷禁卫行刑,这也是万历皇帝说的是“拿去”而不会“准奏”的原因,这是把他们交给刑部行刑。

不过这次,显然根本就没人为王杲等人求情,所以自始至终都是在西厢面东而立。

声震如雷,天威赫赫。

若是皇帝成年,按制今晚还会在皇宫大办酒宴庆贺。

如果皇帝有恩典,打算予以释罪,承制官则前往御道跪请处理方法,再把俘虏由东厢押着往南行走至宣制官员西侧站立。

牌楼又名牌坊,是城市的装饰物。

整个程序上,都没安排给王杲说话的机会。

他在说教了王杲一通后,看他不敢答话,还以为被他气势所慑,心里正高兴着呢。

下面的张居正和魏广德不约而同对视一眼,知道这话不是对方教的,那要么是宫里教的,要么就是

等张居正和魏广德退回朝班后,献俘大典继续进行。

随着所有战俘被刑部带走,准备行刑,万历皇帝也下了午门。

西四牌楼是西四的全称,它与皇城以东的东四牌楼相对称,是北京城两个重要的交通要道和繁华商业街。

据史书记载,明永乐年代建设北京城时,就在东四、西四、东单、西单、东、西长安街等处建有牌楼,这种布局使北京城更加雄伟壮观。

一整天时间,京城各处都很热闹,不过最热闹的莫过于西四牌楼。

“臣等遵旨。”

不过,一切,都要从小皇帝口中说出才算。

说完,王之诰从袖筒中拿出奏疏,双手呈上高于头顶。

即便发声,也不过是哼哼唧唧不知所谓。

在周围不断的呐喊声中,王之诰向后大手一挥,早就排在最后的百余名刑部差役就一拥而上,从献俘校尉手里接管这些俘虏,押着就往外走。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