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耕耘贞观 > 第二百六十七章 吐谷浑平定

第二百六十七章 吐谷浑平定(第2 / 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我原本准备让袁师勘测山丘建立梯田,就是为了这修建药铺做准备!”

李泰看着刘神威道,“梯田这种东西建造成本高,想要实现规模化,器械化的难度较大。

如果只是让它来种植小麦之类的主粮,价值较低,还不如种植些经济作物更划算。

更不要说,大唐想掌控青藏高原,那高原反应是一定要解决的。

不过很快刘神威再次找上李泰,这次不是为了采集药材,而是为了在当地建设药园。

下山后,将士们的状况在医疗营细心治疗下多少稳定下来,但这种慢性高原反应,恢复起来也不是件容易的事,需要得是修养。

再加上青藏高原时,已经消耗了不少药物,而且就时间来说,那时候可是冬季,就是想摘采药物,也不是件容易的事。

所以刘神威主要精力放在照顾伤员上,毕竟以充足饮食来增加伤员抵抗能力来硬抗。

因为受到李泰思维影响,或者说整个医疗体系的建立,刘神威最清楚,现在的医舍体系,对于后勤支撑的药材是有非常大的依赖性的。

必须值得一提的是,如果不是因为战争原因,导致当地人口锐减,李泰给出的名额怕是远远不够,但即使如此,还是有人过来问女人可以拉进来吗?还是被拒绝了。

随着这批人跟着李泰的亲卫包吃包住,更领回自家面粉以后,他们干活更加勤奋了。

但很快的,这些干活人发现,跟着他们一起干活的唐人基本上是没有领面粉的,而是领取一种叫做粮票的东西。

一开始还只以为唐人不需要,后来看着唐人进出唐人们开的店铺时都用这粮票支付,尤其各种生活用品都能用这粮票买到,顿时明白了粮票的用法。

而李泰也是时候的提高了他们的每周工资,让一个人每周粮食带回去后能养三个人。

就好像是自己带过来的各种药粉,基本上一场战争下来就会消耗大半,但制作它们却是至少需要两年的时间。

但现在随着东去春来,万物复苏,普通的百姓在春耕,而刘神威则觉得需要在河湟谷地开辟一处药园,这里面的药物主要就是为了治疗高原反应的。

“没想到我还没有说,你倒走到我的前头去了!”李泰见到刘神威主动过来找自己商量这件事,不由笑了笑了,有的事情开了头,刘神威比自己都积极。

“燕王这是有所准备了?”刘神威听到李泰的话,倒是郑重问道。

刘神威知道李泰的习惯,既然李泰这么说了,一般上都会有所准备和布置。

这就让这些人敢于拿出一部分粮食换成粮票,购入李泰通过孔雀运送过来的生活用品。

而李泰倒也没有要剥削他们的意思,相反的,李泰明白,他们手中没有钱粮,那就是会不敢消费,不敢消费那自己便不能在这里建立起足够的商业体系,而没有一个合适的商业体系套牢住他们,那他们怎么跟大唐一心。

简单的说,如果没大唐作保,他们手中的粮票也不过只是废纸一张。

将来若跟吐蕃打起来,他们哪怕是为了保住自己手中财富,那也必须要跟吐蕃去拼命。

当然,这种事情李泰也只是算埋下一根钉子,最重要得,还是让他们去适应使用粮票这种货币,从而强化他们与大唐间的经济联系,这样才能促进文化上的融合。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