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明末1625 > 第三章 郑芝龙

第三章 郑芝龙(第1 / 3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安平镇并不算是出名的大镇,一直没没无名了上千年,经常受到倭寇、海盗、西洋人的骚扰,人民苦不堪言。直到一个人到了这里来,在这里修建府邸,安平镇从此一跃成为整个东南沿海最重要的海军重镇,没有之一。

这个人的名字叫郑芝龙,他有个好儿子,名字叫郑成功。

此时的安平码头上,停泊着一百六十一艘战舰,其中有一艘巨型三桅帆船,这是郑芝龙的旗舰“威扬号”,上设红衣大炮八门,千斤弗郎机炮四十门。船身高大,首昂尾翘,航行迅速,不惧风浪。树三桅,主桅高四丈,船长二十丈,舱五层,船面设楼高如城。

另外有巨型福船五十艘,中型海沧船三十艘,小型苍山船七十艘,一共一百六十一艘战舰,另有许多小船,例如子母船、火龙船、赤龙舟等等,这些小船的数量根本无法数清,它们散布在一百六十一艘战舰旁边,将整个安平码头周围的水面挤得满满的。

这只巨大的舰队原本散步在泉州、厦门一带的海面上,如今全部回到了郑芝龙的府邸旁边,显然是郑氏的所有水军将领聚集到一起开会。

.第三章郑芝龙

在郑晓路的带领下,四川掀起了一股改革开放的热潮,各行各业都在寻找着最新的发展方法,就连西月楼这种**,都开始了改革。

现在西月楼的姑娘都实行凭证上岗,新进楼子里的姑娘必须进行健康检查,只有健康没有问题的姑娘才能领到上岗证,已经领到证的姑娘们每半个月都要重新进行一次体检,若是得了什么传染病,必须立即下岗,治好了才能再次上岗。

这个举动使得西月楼的客人们不用再担心花柳病什么的可怕病症,西月楼顿时车水马龙,生意比以前又好了一倍,别的青楼不甘示弱,立即推出相同的政策,整个四川的青楼界犹如发生了地震。

紧跟着西月楼又推出了“风尘女子退休保障制度”,当姑娘们人老珠黄,不能再吃青春饭时,西月楼将会给她们发一笔退休金,让她们可以回乡下开个小饭馆,过些安稳日子。

安平镇内的郑府占地极广,于安平桥以北,西从西埭抵西港,北达西垵头,南临安平桥头,直通五港口岸,占地38亩。主构为歇山式五开间十三架,三通门双火巷五进院落。

在正中间的大厅“孝思堂”里,身任五虎游击将军,但被部下们称为飞虹将军的郑芝龙高坐上位,他穿着一身红底的文山甲,国字脸,蓄着一撮小胡子,面色沉稳。

这个制度一经推出,别的楼子的红牌姑娘纷纷向西月楼跳槽,西月楼的姑娘素质又上一层楼,生意又翻一倍,搞得别的楼子赶紧跟进政策。

这一切的始作俑者当然是郑晓路,他通过暗中指点西月楼,借其影响力,将四川的青楼业好好地整顿了一番,这年头就想扫黄是不可能的,郑晓路也没兴趣扫黄,只想尽量规范。

四川迈开大步,向前高歌猛进

然而此时的江南……

福建省晋江安平镇,位于厦门市东北方,泉州西南方。唐代名臣安金藏的后裔安连济徒居湾海,易湾为安,始称安海。明代时这里改名为安平镇,但本地的人仍然习惯性地称之为安海镇。因为此镇通过石井江与大海相连,安海两个字明显比安平两个字更有味道。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