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明末1625 > 第三卷 兴山寨第一章 太平天国

第三卷 兴山寨第一章 太平天国(第1 / 3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这时旁边转过来一个小小女孩,穿一身蓝裙,头上绑着根五彩缎带,但是缎带后面盘了个髻,显然已经出嫁,却是向兰索。向兰索一把抱住郑佳怡的胳膊,柔声道:“姐姐莫骂相公,相公是个好人,他从来不骗人的,说得出就一定做得到。”

郑晓路拍了拍手,笑道:“还是我的乖乖小阿妹最了解我。”

旁边又转出一个年轻人,穿一身蓝布短衫,手上拿了个帐薄,正是杨帆,他对着郑晓路笑道:“少爷,您吩咐的几件事都办好了。照您的吩咐,今年我们所有的加工厂再向各个州县建立了大批更小的分工厂,以减少运输造成的成本费用,使得贫穷的山区农户,也有能力买得起肥料和饲料。”

郑晓路点了点头道:“早该如此,只是去年银钱和人手准备都不足,才没做到这一步。”

杨帆又道:“少爷您要调查的四川境内少数民族的工艺品情况,也有回报了。据调查,苗族人比较精擅于制作各种银饰,他们制作的银饰品美观大方,在江南和京城的首饰店非常好卖,但是因为材料是银子……贫穷的苗人很少制作,苗区适合开设一间银饰工厂。”

.五千字的大章,厚道吧,给票!

天启七年,春风吹过长滩湖,将湖水吹出许多皱纹,长滩湖的边上,摆放着一排一排的网箱,这是天启五年的时候郑晓路教给郑鱼户的,这个便利的养鱼方法,很快就被长滩湖边的所有村落效仿,以至于长滩湖边已经摆上了数不清的网箱。

在长滩湖北面几里之外,有一座险峻的小山,山高林深,道路曲折,虽然山上有许多无主荒地,但从来没有胆大的农民敢去开荒垦田,因为红崖子山上终年盘踞着山匪,最初只是小股土匪,到了天启年间的奢崇明松藩之乱后,红崖子山上竟然聚集了三千匪众。好在天启五年的秋天,四川总兵秦良玉领着六千白杆兵,一万卫所兵,终于将红崖子山上的土匪一网打尽,这才使得红崖子附近的几个村落消停了下来。

虽然土匪已经被消灭,但是附近的乡民们仍然不敢上山,因为红崖子山在他们的心目之中,已经变成了一个是非之地。

在这个是非之地上,此时却有一大批民工,正在卖力地修建着一座山寨,此山寨占据了整个红崖子山的山腰以上,寨墙极长,内拥数百顷田地,无数房舍,寨门占据上山要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门边一副对联:“诛杀胡虏开天国;斩尽妖魔定太平”。横批四个大字:“太平天国”。山寨还没完全修筑完成,但隐隐气势,直吞天地,让人不禁肃然。

“壮族人则比较善于制作铜器,铜锣铜鼓,都制作得十分精细漂亮,但是,因为材料是铜……被官府都拿去铸铜钱了,因此壮族人很少有材料制作铜器,目前壮族人制作的精美铜制品,在江南非常好卖,我们可以在那里开设铜器制作厂。”

郑晓路笑道:“又是铜又是银的,这两族倒是好玩,全都是拿钱来做东西。”

杨帆又笑道:“藏族的手工艺品就稍好办一些了,藏人擅长制作藏刀,这种刀主要用于装饰用,非常精美,受到不少有钱人的追捧,但是藏区非常缺铁,因为铁和盐一样,是官府运营的,因此藏刀现在很难买到,偶尔出现一把,都被贵人们高价抢走。”

“官营的就好办,给徐申懋再送几个礼盒去,就说我需要很多铁来做锄头!”郑晓路哈哈一笑道:“若他问我为什么要这么多锄头,你就告诉他,这是天机,不可泄漏。”

杨帆也大笑了起来道:“徐申懋最近礼盒收了不少,估计他不太想知道天机。”

此时,在山寨的大门口,一大堆人正对着寨门评头论足。

一个二十岁左右的少*妇,身穿大红丝袍,脚踩白底绵鞋,指着寨门大声道:“又来装怪!你修这什么破山寨,这名字怎么回事,太平天国?什么意思!”

少*妇旁边站着一年轻人,浓眉大眼,气宇轩昂,但是眉花眼笑,满脸痞气,正是郑晓路。听到少*妇的嗔骂,郑晓路笑道:“佳怡,你便总是这样,脑子没动,嘴就先动。我这山寨可不得了,这太平天国,当然是要建出一个大大的太平盛世来。你看这上联‘诛杀胡虏开天国”胡虏指的是东北方的建奴(满清),这帮家伙没事就来打我大明朝几下,多烦人,哥的理想就是要将他们搞死搞残。你再看这下联‘斩尽妖魔定太平”哥要把那些于民有害的妖魔鬼怪,贪官污吏通通杀了,让百姓安居乐业。等到胡虏和妖魔都扫平了,这天下不就是‘太平天国’了么?”

“怎么样?哥的理想很崇高吧?”郑晓路贼眉鼠眼地笑道。

“尽是胡扯,你就一小商人,做什么梦呢!”郑佳怡没好气地道。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