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大明王朝1566之高翰文 > 第一百一十一章:刘君墨的义指数

第一百一十一章:刘君墨的义指数(第2 / 2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一份是去询问宋应昌的,一份是送回山东询问颜钧的,还有一份则是送给江苏巡抚,泰州学派当前最大的官方门面人物,赵贞吉的。

刘君墨知道,去质疑孔圣人,这可不止是掉脑袋的大罪,而是子孙后世永不翻身的事情。

因而,他必须要利用当前自己能够得上的资源,试探多方面的态度,一个是官方态度,一个学术态度,一个年轻一派的态度。如果三者不能取其二,那这赌上性命的事情,让给别人做也无妨。

虽然立志振兴泰州学派,但自己终究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伟大。

只是从哪里来的那么一丝不甘心呢?

用收入差异反向度量义,可以吗?

刘君墨不敢妄下定论。

如果他能看到后世的恩格尔系数、基尼系数,他就该知道自己的想法有多么不得了了。

可惜,这会儿还不敢一锤定音。

刘君墨赶紧奋笔疾书,把自己的思考,全部写下来。

因为孔圣人曾讲过,“仁者爱人,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

如果说仁指数出来能够度量亲人相互养活的能力,那义指数与孔圣人这里的尊贤似乎有所冲突。自己这么做是否定孔圣人吗?或者说自己配吗?

面对两千年的学术权威,孔圣人,刘君墨也是无可奈何。

但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却一直百思不得其解。

刘君墨总共写了三份信件。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