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姬唐 > 第四十三章 容精魄,存智慧

第四十三章 容精魄,存智慧(第3 / 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不过和现在姬氏相比,却是相形见绌了,就是长安的一彪勋贵就够他们喝一壶的了。

于是,在关陇贵族子弟在军中受到排挤的消息传回各家后,众人齐聚窦威之子,袭爵延安郡公,岐州刺史窦恽府邸。

不过,他已经辞去刺史之职,现在只留下爵位在身。

此时,大堂之外早已被戒严,擅自入内者杀。

窦恽坐于上首,左边是独孤谋,右边是元家主。其他人却都是年轻一辈,老一辈都已经作古,或者失去了进取之心,不问世事。

姬松要是敢和他同流合污,怕是也不得善终!

少自贬损者,聪明不可用尽,便宜不可占尽之意也。“少自贬损”这四个字,可谓是字字珠玑,读懂了这四个字,可以受用一辈子。

可以说,这一家子都是聪明人,此番陇西军事贵族向姬松发难,而平陵窦氏却置身事外,理由是家中少主年幼,为陛下亲军,不能理事。

于是,此番看似窦氏和陇西贵族在和相斗,但作为底蕴最为深厚的平陵窦氏主宗却并没有参与,这其中要是没有一点其他的的意欲,能信?

窦诞长子窦孝慈袭爵莘国公,为左卫将军,这样都三十好几的人,说年幼?鬼都不信。但人家就是这样说,明摆着不参合这事,伱能拿人家怎么办?

说实话,当真正了解这个军事联盟后,就连姬松都不得不感叹他们的强大。他们祖上有归化胡人,有汉家豪强,也有平民百姓。

能从南北朝那样的黑暗中杀出一条血路,可见其勇气和毅力。八柱国的历史意义不光是如此,后世史学家陈寅恪《金明馆丛稿二编》曾言:“取塞外野蛮精悍之血,注入中原文化颓废之躯,旧染既除,新机重启,扩大恢张,遂能别创空前之世局。”

又有“融治关陇胡汉民族之有武力才智者”,此集团中人“入则为相,出则为将,自无文武分途之事”之言。

他们的存在有其历史意义,因为他们身份是胡汉混杂,长时期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联姻之下更是难分彼此!

论亲疏,人家是窦诞长子,皇帝的亲外甥,论家世,人家千年世家,底蕴非常,更是深受世家尊崇,这样的人你能怎么办?

但好在窦氏不参合此事,也就是说也不会坏事,这也算是不错的消息。

这也就是姬松听到是河南窦氏领头,宇文、元、于、独孤、赵、侯莫氏为主体的联盟,心中已经有数,所以才不屑一顾。

要是平陵窦氏参合,那就有的玩了,窦氏皇帝亲信,你让皇帝帮谁?

这几家中,独孤家只剩下独孤谋还算不错,其余者,元家、赵家、侯莫家已然没落,只是在边军中还有些势力,毕竟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烂船还有三斤钉呢。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