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姬唐 > 第三百三十五章 今日当大笑

第三百三十五章 今日当大笑(第3 / 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就在他想着要不要叫太医的时候,突然,姬松抓住他的肩膀,死死地盯着他,低声道:“你再说一遍,刚才我没听清楚!”

“是多少字来着?”

“五......五万万字.....不到!”

“到底是多少字?”

当初那些隐世的百家传人,当听到大唐要修撰一部贯通古今,包含宇内的大典之后。毫不犹豫地就将自家典籍抄录一份上交,还是那种不收不行的那种。

这其中就包含早已消失的墨家,农家,阴阳家,就连杂家都有人前来。当时长安城汇聚了不知多少隐世学派的传人。

当时儒家更是如临大敌,严防死守,就是担心这些人重新出世,对现有的儒家发起冲击。

最后也不知是何原因,各方妥协之后,百家传人并没有得到皇帝的任命,而是去了书院,这或许对他们来说再好不过了。

“现在三次定稿后总共有多少字?”

“快了!”

李承乾叹口气,无奈道:“还不是你出的好主意?这都多少年了?本以为十年之内就差不多了,但现在就是最后定稿,估计还得差不多三年。”

姬松一愣,吃惊道:“什么?现在还没完?不可能啊?按照我的计算,前几年就应该完成的,怎么到了现在还没完?”

也不怪他吃惊,当年永乐朝修永乐大典也就前后用了五年时间。但考虑到现在读书人没有那时候多,很多典籍都在世家手里,就是索要这些典籍都要花费不少时间。

不像后世,皇权至高无上,那时候的世家虽然存在,但早已不复现在的威势。一道圣旨,那些人敢不从命?

姬松咽了下口水,有些呆滞道。

永乐大典足足三亿七千万字左右,这还是经过多次修改删除之后的结果。但现在大唐修撰的《贞观大典》足足是《永乐大典》修撰时间的三倍,就算人数较少,但字数绝不可能少于这个数字。

听到姬松的话,李承乾自豪道:“其实也没多少啦,也就不到五万万字,要是再给孤王些时间,说不定还会更多..........”

李承乾说话的声音越来越小,甚至到最后都有点担心了。

因为在他眼前,不管是姬松,还是两个弟弟,此事都是呆滞地看着他,双眼无神,就好似傻了一样。

但现在不行,世家大族还真敢抗旨,皇帝也不会将他们怎么样。就说修书的人,永乐皇帝前后用的人,至少是现在好几倍,李承乾就算收罗大唐绝大多数学问好的读书人,也不过一千余人,根本就没有可比性。

但好处就是,这些人可不是后世那些依附皇权的读书人。现在的读书人可是清高至极,就算是皇帝也很难改变他的想法。因此,修撰的《贞观大典》的可信程度也不是后世的《永乐大典》能比拟的。

只要完成这部《贞观大典》,其必将成为华夏文明史上最为璀璨的瑰宝。其中包含华夏从古到今,所有能找到的典籍。

不管是经史典籍,还是五书四经、乐工、建筑、占卜、医药、百工、诸子百家。毫不客气的说,这将是华夏上下五千年文明史上的大百科全书。

并且,现在华夏传承到现在一直保存完整。从未真正为外族统一过。各种典籍浩如烟海,各家说学说虽然不显,但却真是存在。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