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从八百开始崛起 > 第1385章 悲恸!

第1385章 悲恸!(第3 / 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张将军一如曾经,亲自持枪,率领司令部文职人员和特务营与敌血战,终至胸部中弹,牺牲当场!

此时有雨季之困,日军行进速度远不如前,且第五战区有35万大军之众,张将军司令部的特务营因为唐刀的缘故全员换装,光是MP28II冲锋枪就有高达200杆、轻机枪30挺、掷弹筒30杆,迫击炮16门,论远近火力都不输一个日军步兵大队。

至唐刀离开山城回乡时,枣宜之战尚处于焦灼状态,第33集团军正在对第13师团展开包围,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此战纵使不胜,也不会败。

谁知道不过数日,战况竟然急转直下。

张将军竟然依旧和曾经时空中一样,率司令部脱离自己集团军主力59军,仅和55军属下第74师不过6000人对敌作战。

而日军依旧是通过电台侦测到张将军司令部位置,为了消灭这一心腹大患,竟然集合了3个师团对33集团军所属的6个师进行猛攻。

只是因为意外的延后,日军没能在雨季到来之前就发动攻势,而是恰逢雨季,这使得日军的机械化部队行进速度比平常要缓慢,利守不利攻。

唐刀在山城获悉此战后,就通过67军军部和第33集团军司令部取得联系,简短分析战情后,唐刀一再叮嘱张将军不得与集团军主力脱离太远,并需增强保密意识,尽量少报告或是不报告具体军队部署位置,另外减少与各级部队的电台通讯,以免被日军发现集团军司令部位置。

曾经时空中,第33集团军为何兵败襄阳,其主要原因就是由于中国军队保密意识不强,军事委员会与第五战区间往来电报均为日军截获;日军还从张将军向那位报告有关所率5个师行动的电报中了解到第33集团军的具体位置。

于是园部和一郎决定:集中第13、第39师团的兵力,沿汉水东岸南下,反击第33集团军,令在新野以南的第3师团撤至枣阳附近,掩护后方。

日本情报部门还根据电台联络呼号及电波方向早就测知第33集团军总司令部电台的向外联络情况和位置。在了解到张将军司令部在宜城东北约10公里一带地方,日军便在航空兵配合下向这一地区合围。

由于军事委员会判断日军西进企图不在于占领夷陵或襄郡、樊城,而是要在襄河以东的枣阳一带寻歼第五战区主力,将第五战区主力皆布于于枣阳以东或荆(门)、当(阳)以南地区与日军决战。

结果猝不及防之下,日军以外围2个师团之力突然袭击正在寻机围攻第13师团的第33集团军,日军兵力骤然扩张至5万余人,且有飞机助阵。

第33集团军迅速回收待援,但援军大多在百公里之外,第五战区司令官勒令汤部星夜驰援,但军事委员会却担心日军围点打援破坏了先前战略计划,举棋不定。

就是在这样犹豫的3天中,第33集团军被迫以6万对5万与敌血战。

而日军因为早就确定了第33集团军司令部所在地,以两个支队近13万人的兵力,破开第33集团军防御空隙,将第74师与其主力彻底切割开,以超过1万人兵力对74师及33集团军特务营形成包围圈。

当夜,日军第39师团从方家集、南营向南瓜店逼进,次日拂晓完成对第33集团军总司令部的战术包围。

在炮火支援下,四面围攻。守军第74师英勇抗击,并不断实施反冲击,激战至下午,特务营亦参加了战斗。此时日军进攻部队已达5000余人,集中炮火和兵力,向守军的最后阵地发起总攻,并有20多架飞机助战。

亲自率队作战的张将军多处负伤,仍镇定指挥。第74师与特务营弹尽力孤,伤亡殆尽。张将军胸部又负重伤,壮烈殉国。

而当日,日军第13师团也击破我第33集团军主力,南线包围圈已经突破,日军随即调整兵力,向枣阳集中。

面对唐刀亲自致电的劝说,张将军回电:“弟为我军中不可多得之勇将,来电以细阅,所提之建议兄自当省之,还请弟无需多忧,且等兄破寇之胜利消息,他日再和弟把酒言欢!”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