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民国之文豪崛起 > 151【借钱】

151【借钱】(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唉”

钟观光摇头叹息,摆手道:“罢了,我也不为难你,让大家再撑一撑吧。”

“教育部又没拨款?”周赫煊问。

钟观光叫苦连天道:“不是又没拨款,是一直没拨款,老师们四个月没领到薪水了。我原本不想来麻烦你,但实在是撑不下去。现在已经期末,学生们都离校了,但老师们却赖着不走,一个个吵着等米下锅。”

“需要多少钱?”周赫煊问。

如今张作霖成立军政府,北洋政府完全成了摆设,别说让教育部拨款,就连教育部自己的人都拿不到工资。

钟观光盘算道:“现在已经积欠教师薪水3万元,我也不想太多,能有1万元渡过难关就行。你再去找张作霖说说情,让他随便从军费里漏一点出来。”

“已经拿出了大致方案,只等天津地方政府配合。”罗杰笑道。

因为事关自身利益,天津各租界非常齐心,就连日本商人也同意用三年后的关税发公债。他们雇佣水利专家,迅速拿出海河治理工程计划书。打算仿效1760年清政府在三角淀滞洪放淤的办法,将永定河水导入津北塌河淀一带,使泥沙积淀、清水泄入金钟河。

大致方案拿出来后,又开始制定具体的计划,总共分为三大项、20多个子项。

这个工程极为浩大,涉及范围很广,东至筐儿港河,西至线河村东,南至刘安庄、小淀,北至刘招庄、二闫庄。总预算造价一百零七万多元,如今义和祥、同义成、大兴土木、其昌、远东、永泰等工程公司正在竞标承包。

如此大规模的水利工程,自然需要天津地方政府配合。

“我又不是他爹,哪里要得到钱?”周赫煊苦笑。

他心里对张作霖颇为鄙视,老张把自己在东北的一亩三分地经营得还不错,但入关之后却只管打仗,根本不理民政。说穿了,张作霖就没把直隶当成自己的地盘,根本不管公务员和老百姓死活。

就这样还想当“国家元首”?

他做派就不像

如今中央政府的普通公务员,恨不得张作霖早点滚蛋,新换个主人说不定就能把他们的工资补发了。

此时褚玉璞正在江北一代驻防,连番电报打过去后,褚玉璞不耐烦地回应说:“只要不是老子出钱,你们看着办吧。”

天津地方官员得到允诺,也立即行动起来,派水利部门与洋人接触,联合成立海河整理委员会。接着便是各种开会讨论,一直拖到七月份,汪兆铭都在武汉“清共”了,天津的水利工程还没开工。

周赫煊没等来以工代赈,却把北大的代理校长钟观光等来了。

……

钟观光风尘仆仆地奔到报社,一见面就说:“周校长,我是来找你讨银子的。”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