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奇幻 >三国骁雄韩遂 > 第三百一十八章、张济入关劝李郭, 蒲头收编扩部落

第三百一十八章、张济入关劝李郭, 蒲头收编扩部落(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叱卢部落乃漠北以北的高车部落十二支的一支,与鲜卑佑仁融合。

宇文莫那部落等在阴山南,五原郡北部。宇文莫那乃宇文普回之子。宇文莫那部落原为南匈奴的一个分支,融入鲜卑人,其语与鲜卑颇异。

鲜卑总首领檀石槐光和四年(公元181年)死,次子和连继位。次年,和连征廉县战死,和连兄子魁头继立。

数年后,骞曼长大,与魁头争王位,部众离散,魁头和骞曼战死,魁头弟步度根代立。

鲜卑早年自西到东的十二个大部落,几经变故,现分布于各郡、侯国北部:

西部西域落罗部落、西域宴荔游部落、河西鲜卑日律部落、河西鲜卑契翰部落(契汗、唾契汗)、河西鲜卑乙弗部落、河西鲜卑拓跋氏索头部落、后套鲜卑置鞬蒲头部落;

中部代郡鲜卑王廷步度根部落、渔阳鲜卑阙居部落、右北平郡鲜卑柯最部落;

十个原有子部落是利那部、吐赖部、勃寒部、匹兰部、越质部、豆留?部(豆留奇部)、叱豆浑部、大兜国部、悦大坚部、仆浑部。

八个新收编的子部落分别是密贵部(蔤?部)、裕苟部、提伦部、没奕于部、东胡金氏部落、羌句岂部、输报部、邓若部。

蒲头将置鞬部和王皓部置于后套平原中部和东部;鹿结部置于北部;仆浑部带新来的八部居南部;原有的利那部等九部早已越过黄河进入无人居的朔方郡。

上年草原大旱因有足够的草料储备而度过,但本年持续的大旱,越冬草料不足。

好在王皓近些年陆续带领子部落二万口在后套平原开垦前汉朝留下的四十万亩荒地中的一半土地。

东部辽西鲜卑槐头部落、辽西鲜卑素利部落、辽东属国鲜卑慕容部落、辽东鲜卑阙机部落、玄菟鲜卑弥加部落。

慕容部落与公孙度联盟,从上谷郡北迁入辽东属国,以昌梨县为单于庭。成为公孙度势力与幽州其它势力隔开的屏障。

百木部落是从日律部落分离出的独立部落,日律派人挑动部落内斗,百木被杀,百木部落由百木手下两位将领分裂为契翰部落(契汗、唾契汗)和乙弗部落。

鲜卑总首领步度根王廷弹汗山位于代郡塞外以北,直辖多个子部落,分布在上谷郡、代郡、雁门郡、云中郡、五原郡塞外以北。

步度根直辖部落中,佑仁部落(乞伏)等在朔方郡河套北、阴山南。佑仁部落有四个子部落,乞伏、斯引、出连、叱卢。

这里旧水渠纵横,修复后用于导水,种植粟米。补充了整个部落十万人口的口粮。

虽然与往年比,本年及上年收成减半,加上库存,仍能挺到下年秋收。

但漠北及并州五原郡、云中郡、雁门郡,以及幽州代郡、上谷郡、渔阳郡、幼北平郡、辽西郡等区域的鲜卑各部落非常不容乐观,虽然挺过上年,但人畜已开始出现饿死现象。

天下大乱前,漠北鲜卑部落一到冬季就南下抢掠,补充给养,淘除弱兵。天下大乱后,汉望族纷纷南迁,撤离并州边郡。

鲜卑骑兵要南下抢劫,需深入到太原、河东、河内等郡,而当下各郡汉望族和部落都自建坞堡自守,鲜卑骑兵不悉步战和攻城,很难攻克每个高大的坞堡。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